“马马”归来不是马,RUN MATSU跑了你就懂!
『念断ヾ秋』 / 2016-11-15
2016年11月5日,13:50分,第二届马祖国际马拉松圆满的落下了帷幕。而我也纠结了很久要不要去写这样的一篇文章来纪念下自己的第一次马祖之旅。
说到马祖,或许很多人会问这是个什么地方。人们听到更多的是“妈祖”这个词。的确是这样,在很久以前马祖就是叫“妈祖”。根据《使琉球纪》记载,宋朝福建湄洲的孝女林默娘(人称妈祖)二十八岁时,因父兄驾船行驶至闽江口海域,遭遇船难,妈祖得知,飞身入海拯救父兄,因而遇难,遗体漂流至闽江口附近的小岛(南竿岛),被渔民打捞上岸,并将她葬在海边,之后兴朝贡奉,此岛因此被称为妈祖岛,而后又改为马祖,妈祖也成为马祖居民最重要的信仰。
马祖自北宋以来就是军事重地,而自民国二十四年设立“竿西联保办公处”后,经历日本占据以及与大陆的五大战役,最后于民国六十八年,中共与美国建交,两岸全面停火。
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历史渊源,在最硬的赛道、绝美的海景以及不时路过的战地景点和军事据点的相互作用下,成就了这个全台地区最IN的马拉松赛事。
马祖马拉松让跑者能够看遍南竿美景,走遍过去的军事禁地,而沿途的军备展示及军事据点更是让我深刻体会到马祖的铁血回忆;而这个地表最IN的赛道,在上破下坡间,不断的向跑者发起挑战,期待跑者以永不止步及克服困难的精神来征服。
我就住在比赛起点南竿体育场旁边的民宿里,所以离得很近,六点半左右才到场地上准备。那时候场地里的工作人员已经开始组织大家热身了。与大陆赛事感受最大不同的一点就是马祖马拉松的赛前氛围特别的好,选手们的积极性相当的高,这种默契度不是说组委会去特意安排营造的,而是每个人自然而然的融入进去的,这是第一次让我真正的感受到全名运动的气氛。开幕式,最大的亮点应该属于,前台湾总统马英九的出席致辞,虽然简短但极具幽默风趣。当然致辞过后他也加入到了极富马祖特色的热身活动之中。
时间快来到六点五十分,快到了全马项目的出发时间,选手们由裁判员带领来到了起点线前。虽然马祖马拉松的参赛人数并不是很多,但是还是采用分组起跑的形式。所以好多朋友问我为什么没和马英九合照,其实我也想的,只是要开跑了没时间啊!!!(遗憾)参加半程和10K的跑友就幸运了,特别是10K的跑友。
时间来到六点五十分,我站在起跑线比较靠前的位置。发令枪响起,差不多花了9秒钟的时间通过计时毯。由于前天感冒的缘故,虽然经过昨天的恢复好转了很多,但是整个身体状态还不是很好。刚开始路况还比较平整,我有意的把速度控制在500左右,出发差不多一公里左右经过蒋公纪念园区后右转就开始了爬坡之旅,不过第一个坡度不是很大,刚起跑体力充沛大家还是跑得很快。进入滨海大道后,放眼望去就是美丽的海景,那时候太阳还不会很高,海面上泛着阳光感觉美极了,只是这样的美景也不能驻足观望。
在看前方来了一个陡坡,还比较长,很多人都放慢了速度,而我还是保持匀速状态往上走。在来马祖之前就听说这里的坡很虐,没想到一开始就这样的虐。很快就体会到了心率飙升的感觉。爬完这个坡,紧接着就是一个下坡,很多人加快速度从我身边超了过去,而我还是控制着自己的速度。下坡对于我而言跑起来不是很舒服,还没到5公里心里就开始作祟,想放弃这场比赛。
到了第一个补给点,通过的人不是很多,我也拿了杯水稍微的补充了下,口不渴但是有点干燥。补给点的志愿者很热情,旁边的观众在激情的呐喊加油,这让我开始作祟的心有稍微有点退却了,离开水站后继续保持的稳定的速度前进。
差不多七公里以后就开始明显掉速了,这种掉速不是跑崩体力透支的掉速,而是坡太陡了根本跑不动。印象最深的是在妈祖神像后方的下坡后紧接着是一个大约两百多米的大陡坡,在坡顶处又是接着转弯后有个百米左右的大陡坡进入到胜天路后是一个长下坡,在这样上下坡交织的赛道上考验的已经不是每个人的体力了,而是身体意志的比拼,而跑步的人都知道下坡对于身体的冲击力是相当的大的。在这个组合坡上大多数人都停下了脚步,只能缓缓的往上走。
虽然如此,但是前半程的比赛节奏还是控制的比较好的,体力还算充沛。我看了下半程计时差不多是2小时6分钟左右,原计划5个小时能完赛就非常好了,没想到半程控制的这么好。全程是按照路线跑两圈的,回到了起点又重新出发。
可以说这时候,这场马拉松才刚刚开始,只是此时的阳光已经相当的刺眼,温度差不多也有二十多度了。这就是马祖马拉松与其他赛道不一样的地方,全程得跑两圈,当时我都后悔死了,虐一遍还不够还得虐两遍。
好不容易来到平路,我又尝试着把配速加快到500左右,只是这个时候已经没有刚开始时候那么轻松了。经过一圈赛道的“折磨”之后,双脚感觉有些不适,这次比赛穿的是Mizuno家的Rider 18可以说给我提供了很好的缓震保护。无奈于赛道几乎都是水泥地,纵然跑鞋有再强的缓震保护,也抵不过双脚长时间触地的冲击,我的右边膝盖开始有些不适。
这回碰到大陡坡是彻底跑不动了,甚至连走都有点吃力的情况。最折磨人的就是在南北坑道领取计时手环的那一段路,又是一个连续的组合坡道,先是极抖下坡然后至南北坑道领完手环后折返极陡上坡,接着是又转上坡,这样来回爬升又是将近200多米,而且坡度还是非常的陡,那时候的我真有点走不动,只能横向把距离拉长减少上坡的坡度。
随着空气温度的升高,我的体温也逐渐的上升,每次进补给站第一件事想的不是喝水而是降温,还好路边的观众依旧是非常热情的,毫不吝惜的给我们加油鼓劲。还有经过军备站时的兵哥哥拿着台剧里面上街游行的扩音大喇叭为我们呐喊击掌鼓励,这是在国内的赛场上很少见到的。而也是让我再次感觉到马祖全民马拉松的氛围。
已经在路上跑了四个来小时,很多半程的选手已经完成了比赛,但也有很多人还在坚持着,没有退出赛道,他们也在努力的爬坡往终点一步步的迈进。一路上下坡几乎处于慢跑状态的我,最后四公里左右彻底的放开脚步想加速前进,只是此时已经没有太多体力去完成上坡跑,赛道最后是介寿路的大陡坡与复兴路的连续上下坡组成,刚刚放开的步伐再次慢了下来。
最后两公里处上坡蹬地发力小腿有点出现抽筋的迹象,小心翼翼的控制着跑姿前行,到一公里处下坡换到右腿差点出现抽筋,把腿绷直后,匀速的慢慢向前,那时候赛道已经非常宽后面的人也拉的有好几百米,前面也没有人可以赶超,在终点前拿起了手机拍了个起跑门,然后顺利的完赛了。在过线的那霎那,整个人都放松下来了,真的感觉非常不可思议,这样的赛道总算结束了。很快就有志愿者为我送来外赛奖牌,还帮我挂到了脖子上,还有完赛大浴巾,这一刻让我再次感受到了,马祖人民的热情。
完赛后,第一时间就能打印出自己的成绩4小时28分42秒,比计划的5小时提前了近半个小时,这大大出乎了自己的意料。在这场地表最IN的马拉松赛道上,累积爬升4000多米的马拉松赛道上,成绩对于每个人来说已经不是很重要了,享受这个过程才是最终的目的,那一刻的我,犹如凤凰涅槃有种重生的感觉。虽然,参加的比赛还不是很多,但我相信通过今天之后,以后的赛道都已经无所畏惧了。
这就是我的第一届马祖马拉松之旅,也许记录的语言表达过于粗糙,但太多的感慨是无法用言语来诠释的。马祖,跑了你就懂!